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dropin.org)(xys-reader.org)◇◇

  对“忽悠思维”的几点补充

  段海新

  新语丝上的寻正网友在罗集人《以比喻代论证——传统思维方式的一大特色》
[1]之后,定义了“忽悠思维”的十大特色[2]。根据我和一些人辩论中医、自由
等话题的经历,继续补充几点:一是转移话题,二是泼脏水;三是人身攻击。

  ***************** 

  先补充罗集人所说的“以比喻代论证”,寻正把它列为忽悠思维十大特色之
首,我觉得当之无愧。 

  不能否认联想和类比是启发灵感、认知未知事物的重要方法,在文学上用它
可以写出流传千古的佳句。比如“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”,“月有阴晴
圆缺,人有悲欢离合”。古人把才女称为“咏絮之才”,可见古人对类比思维的
重视。 

  林语堂先生用中国众多的谚语和比喻描述这种思维方式。“下面学术性的句
子很难译成汉语:‘There is no difference but difference of degree 
between different degree of difference and no difference.’中国的翻译
家可能会用孟子的一句话来代替‘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如何?’….‘How could 
I perceive his inner mental process?’翻译成‘我怎能感知他大脑内部的
运动过程’远不如‘我是他肚子里的蛔虫吗?’”[3]。

  林语堂先生认为,中国人的思想总是停留在有形世界的外围,不善于分析、
不喜欢抽象,所以中国人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。

  医者意也,类比思维在中医中的“伟大成就”不必多说了,在政治领域中也
成就颇丰。陈竺部长也用两小儿辩日来论证中医,当官的靠忽悠老百姓治理国家,
历来如此。“国家”本就是以“家”比“国”,于是“君君臣臣、父父子子”的
关系就不需要论证了。

  看看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下的北朝鲜,他们的“主体思想”大概类似于我们
的“毛泽东思想”吧,其“革命的首领观”称:“人民是革命建设的主人。人民
应当接受首脑的指导。首脑是头,党是躯体,人民是手足,躯体和手足应当听从
头脑的指挥。如果没有头脑,就失去了生命。”其“社会政治的生命体论”称:
“父亲给人肉体的生命,领袖赐予人政治的生命。领袖是父亲一样的恩人。如同
在家庭中应当听从父亲的绝对领导一样,人民应当无条件地忠诚团结在领袖周围,
应当以忠、孝来爱戴领袖。领袖是赐予人民生命的恩人和慈父。”[6]

  今天,如果有人用类比方式撰写科技论文,没有了实验与逻辑,大概也只能
发表在国内中医相关的学术期刊上了。但是,却有些科学名人也大量地使用比喻
代替论证,很像是“咏絮之才”。当然,不排除他的好意,比喻的方法特别能忽
悠老百姓。

  其实,老百姓也忽悠领导。有人曾说过,向领导汇报要学会打比方,一个好
的比喻胜过千言万语,也许因为领导通常听不懂逻辑。好的比方不仅可以让领导
很快接受你的观点,高兴了也许还会赢得领导的夸奖“人才啊!”。  

 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 

  忽悠思维特色之十一,转移话题:我说A不对,他反驳我说B也不对。比如: 

  我说有些中药副作用很大,他会说,西药就没有副作用吗?
  我说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,他会说,难道西方文化就没有问题吗,还给我推
荐一篇写欧洲中世纪黑暗历史的文章《不了解欧洲的历史,就不了解我们是怎么
卖国的》;
  我说民主、自由是个好东西,他会问,伊拉克问题是不是美国造成的?
  ……

  这种辩论场景实在太多了,不胜枚举。我没有说B就是对的呀?他的说法好
像默认了A确实不对。 

  现代医学总是竭尽所能地去了解药物的副作用,我们难道因为西药有副作用
就否认了中药的副作用吗?中世纪的欧洲的确很黑暗,但是欧洲“改恶从善”了
[4];即便欧洲没有“从善”,我们难道就应该继续作恶吗?美国人也承认自己
也有很多问题[8],俞可平先生说民主是个好东西时,说的更多的则是民主的局限,
也没有认为民主是万能的;我也没有说过美国现在的民主、自由就是终极的目标
吧!

  他也许会质问,既然B也有不对的地方,你为什么只说A不对呢?比如,有人
骂方舟子,你为什么不去打美国的学术造假?“天下乌鸦一般黑”,你为什么只
说中国的制度有问题?

  如果我们像关心中国一样的去关心美国,我们照样会批评美国的问题。而且,
美国国内不缺乏自己的批判者,但是在中国,却很难听见批评的声音。我们如此
关心我们的国家,希望他文明、进步;因为爱之深,所以责之切。

  我觉得,这种转移话题的辩者,有点儿像罗素所说的种族仇恨者:他对自己
不熟悉的外国人的一些缺点大惊小怪,但是对自己的缺点却很宽宏大量。[5]

 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忽悠思维特色之十二,泼脏水(“泼脏水”之说,也是类比,我也忽悠一
下)。把众人仇视的观点硬说成是对手的论点,比如,国民党当初宣传共产党
“共产共妻”,以此造成国人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恐慌。

  比如,一位老先生不同意言论自由的主张,“你不能在拥挤的电影院里大喊
“着火了!””。一位网友看到“自由主义”,马上就质问:“极至的自由主义
和无政府主义和分裂主义者其界限在什么地方?极至的自由主义是不是只要是我
们政府所做一切都要反对,包括统一吗?”

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、数学家罗素认为自由主义的信念是“自己活也让别人
活”,一种公众允许范围的对自由的容忍,不因为自己的自由而妨碍了其他人的
自由。哈耶克这样的自由主义者也不是无政府主义者,他们只是不希望政府用
“计划”代替竞争,他们甚至“鼓吹”法律高于一切。

  毛泽东大概是中国向自由主义泼脏水最有名的一个了。然而以自由为价值观
的美国人,真的是“一盘散沙”、“团结涣散”了吗?他们也打赢了第二次世界
大战,他们也不乏爱国者。

  诚然,有些人曾以“自由”的名义多行不善,甚至有人以为文革也是“自由”
惹的祸。不少自称的“民主”和“自由”的确是“伪自由”、“伪民主”,比如,
北朝鲜也宣称自己是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”,某政权也宣称“人民民主专政”,
从来没有执行过的“言论自由”、“结社自由”、“出版自由”等等。

  我们更应该永远铭记的,是历史上以反对“自由主义”为名所做出的惨无人
道的暴行。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说:“是我们首先主张,文明的形态越复杂,个
人自由也必定变得越受限制”。[7]

  今天的中国,自由被泼了太多的污水,以致我们今天如此不了解自由,更不
了解自由主义,这并非我们这代人的耻辱。然而,如果否认自由是人类的普适价
值观,甚至到了逢“自由”必反的程度,那就不是无知,而是无耻了。

  ******************

  忽悠思维之十三,人身攻击。在因人废言的国度里,只要把人批倒、批臭,
他说的话好像就不攻自破了。在辩论中不去反驳对方的论点或是论据,而是刻意
揣度对方的“动机”、“用心”,甚至“道德”、“人品”。

  在攻击方舟子的中医粉丝中,这种思维比比皆是。他们不会讲道理,只会骂
人。粗俗者,污言秽语;文明点儿的,也是“别有用心”、“哗众取宠”、“敌
对势力的代言人”等等。别说骂人者没有证据,即便真能把方舟子批倒、批臭,
又怎样呢?中医就是科学了么?正如清华大学教授黄万里所说:“伽利略被投进
监狱,地球还是绕着太阳转。”

  政府官员也不例外。比如,湖南湘西土家族自治州的那个州长在回应北大女
生的检举信时,说那是对手在搞政治斗争;于是,人们开始对事实本身的真伪不
感兴趣了,只关心背后的“逻辑”。

  同样思维也被政府带到外交领域。在面对国外媒体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批评时,
避开产品质量问题不谈,反倒呼吁别国“不要将经济问题政治化”。真是好笑,
谁将这一问题政治化了?人家只是指出了一个产品质量问题而已。这种辩解确实
唬了不少国人,只要对方的动机不纯,他指出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。真的吗?

  问题是,那些单纯的老外们,懂得中国这么复杂的“逻辑”吗?

  在我看来,毛泽东思想将永远活在我国人民心中:在阶级斗争中,不是你死
就是我活;只要把你搞臭、搞死,就没有人反对我了,于是我便“正确”了。

  重读胡适先生《容忍与自由》,感慨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,也应该学会容
忍不同的声音,而不是用阶级专政的工具强求统一,消灭异己。

  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  不能否认,在很多情况下,“忽悠思维”在中国确实很管用。领导忽悠百姓、
下级忽悠上级,全民大忽悠,而且被忽悠得很幸福。如果有人告诉他你被忽悠了,
他会对你破口大骂。

  看来,赵本山卖拐,好像不只是一个喜剧小品,而是中国的现实;就像皇帝
的新衣不只是一个童话一样(我也忽悠一下);忽悠者和被忽悠者,都乐此不疲,
大家本来像在黑客帝国的Matrix中一样,忽悠得都很幸福。

  参考:
  [1] 罗集人《以比喻代论证——传统思维方式的一大特色》
http://xys.dropin.org/xys/ebooks/others/science/dajia8/zhongyi1334.txt

  [2] 寻正《感谢罗集人对忽悠思维的补充,定义忽悠》
http://xys.dropin.org/xys/ebooks/others/science/medicine/yiliaoweiji43.txt

  [3] 林语堂《中国人》,学林出版社 pp65

  [4] 刘亚洲《中国是一部改善从恶的历史》
 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cbd88c9010007m6.html

  [5] “三个代表”进学生头脑和罗素的自由主义教育观
  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cbd88c901000aa0.html

  [6] 维基百科 “主体思想”词条, 
http://202.112.50.2/w/index.php?title=%E4%B8%BB%E4%BD%93%E6%80%9D%E6%83%B3&variant=zh-cn

  [7] 哈耶克 《通往奴役之路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。pp47
  [8] 倡导自由是美国的核心使命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4bd7c1d901000aou.html

(XYS20071112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dropin.org)(xys-reader.org)◇◇